|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内蒙古工业大学(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内工大”,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3个校区,分别为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和准格尔校区,占地面积3228亩;有21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有教职工2051人,在校生约28000人。
历史沿革
内蒙古工学院
1951年,成立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绥远省创办的第一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绥远省政府主席杨植霖兼任校长。
1952年9月,学校更名为绥远省归绥工业学校。
1953年8月,学校更名为华北第三工业学校,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4年6月,学校更名为内蒙古第一工业学校。
1955年8月,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工业学校。
1956年4月,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8年2月,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
1958年8月,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1963年7月,学校划归农业机械部管理。1965年1月,学校划归第八机械部管理。1969年11月,学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78年6月,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1979年4月,学校划归农业机械部管理。1982年5月,学校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1983年6月,学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86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
1993年12月,内蒙古工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1999年,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院校。
2018年3月,入选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工业设计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安全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冶金工程和焊接技术与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和交通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内蒙古工业大学理学院 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德语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法学、社会工作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印刷工程、轻化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 采矿工程、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
内蒙古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交通运输、通信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部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2051人,专任教师1428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478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585人。专任教师中有89%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教师中,2人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2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位教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85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15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第一、二层次,15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1人入选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一、二层次,24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
学科体系
博士后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点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动力机械及工程
婡臫頭硕士條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网络空间安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建筑学、翻译、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应用统计、法律、资源与环境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自治区级“双一流”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9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3个。
自治区级“双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热能工程、材料学、工业催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企业管理
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结构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2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多个。
人才培养
2018年,学校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其他自治区级研究中心、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2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28个。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十三五”以来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12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8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5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300余篇,授权专利656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馆藏纸质图书150万册,电子图书153万种,有数据库110个。
学术期刊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是内蒙古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前身为《内蒙古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内蒙古工业大学师生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能源动力、机械制造、建筑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轻工纺织、管理工程等;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术交流
对外合作
截至2020年4月,学校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中国国内院校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22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交流;与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乌兰察布等地方政府和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截至2018年5月,学校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20余所兄弟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普渡大学、日本明治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等1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校际合作关系。1995年,学校创建国际商学院,分别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法国大学科技学院在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2003年,学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实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高校,2004年加入“西部地区留学人才培养特别项目”,2005年获准具有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蒙古国留学生项目招生资格,2007年成为教育部留学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
校办企业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校办产业中有独立法人企业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厂、内蒙古工程技术专修学院、内蒙古捷利泰商茂有限公司(原英华宾馆)、内蒙古工大阳光环保节能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大华远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大印刷厂、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鹤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工大教材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液压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装饰装璜有限责任公司、呼市天骄实业公司。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是双圆环圆形徽标,中间部分由“1951”及“内工大”首个拼音字母“NGD”艺术字样组成,代表学校主要学科类型和建校时间;外环部分由蒙古文、中文、英文“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字样组成。
校旗
校旗为蓝色和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白色校徽和蒙古文、中文、英文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字样校名。
精神文化
校训
博学躬行,尚志明德
校风
唯实尚行
校区简介
截至2018年5月,学校已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模式,学校有内蒙古工业大学新城校区、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内蒙古工业大学准格尔校区三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0.38万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7.92万平方米。
新城校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爱民街49号
金川校区: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
准格尔校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
知名校友
崔占峰,1982年获内蒙古工学院化工系学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第一位华人教授。牛津大学近代办学史上第一位华人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牛津大学组织工程与生物处理工程中心主任
李永旺,山西煤炭化学所研究员、合成油公司总经理,中国科学院煤转油项目首席科学家
林东鲁,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树清,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贺恭,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焦开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刚,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树清,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进禄,中核集团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原202厂厂长、党委书记
邢云,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荣天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
•学生代表
池明明,生前系化工学院制药工程2004级2班学生,为救落水少年不幸遇难。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内蒙古党委组织部等6个部门在全区高校中深入开展向池明明同学学习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对池明明同学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
常胜,2002级民族预科生,冒生命危险勇救遇难出租车司机。被教育部、公安部、中华总工会、团中央、中国妇联等7个部委和中央电视台授予2007年度“中国骄傲”人物(榜首),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成员,2006年度“感动内蒙古人物”,首届“内蒙古青春大使——爱心之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李一鸣,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现就读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三年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奖,获科技创新基金,第六届英语花样比赛优秀奖,文登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第八届学风杯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二等奖,第十届学风杯英语演讲比赛非专业组一等奖,青城奋进杯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校园英语杯演讲比赛一等奖,数学建模自治区本科组参赛奖,第二节数学中国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一阶段三等奖,院级三好学生,院级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校级三好学生两次,自治区三好学生两次,十二届十佳大学生,一种防辐射及辐射修复乳液专利一项。
杨晓雄,材料学院金属06-2班一个平凡普通的学生。他的大学生活一直都贯穿着勤工助学和学生工作。06年入学后,就参加了校学生工作处组织的阿尔泰游乐园勤工助学工作。大一下学期通过面试,被聘为学生工作处学生助理。大二成功应聘为《学生工作简报》主编一职,日常的广泛阅读和勤工助学经历为他创造了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他在报考厦门海关公务员这一职位的440人中排名第一,同时顺利通过内蒙古乾方钢铁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营销岗位和北京华图教育集团的策划岗位的招聘。
获得荣誉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32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是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被自治区授予“教育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院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来源:www.baike.com |
|